贵州凤冈:柏梓顶上产业多, 3280亩撂荒地变“聚宝盆”!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贵州凤冈:柏梓顶上产业多, 3280亩撂荒地变“聚宝盆”!

极目远眺之下,尽是蜿蜒青翠茶山,行走漫步其间,拂面春风袭来土地变革“清香”。

在凤冈县龙泉镇柏梓村柏梓顶上,茶叶、抹茶、太子参、黄精等多项产业林立,综合产值达3000余万元,四通八达的机耕道贯穿3280亩山地,让曾经的撂荒地变成了“聚宝盆”!

在那上面,因产业蓬勃发展,用工需求量大,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务工群众辛勤劳作其间,他们挥汗如雨,一刻不停歇,这才塑就了一幅绿色美丽山水田园画作。


可就是这样一个宝地,谁能想得到它十多年前竟是一片荒芜呢?

“草都比人长得高、红籽树都能做锄头把!”这句当地人广为流传的谚语,反映了柏梓顶以前的真实面貌。

柏梓村村副主任史光德介绍,那时候,柏梓村村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造成了村子“空心化”现象极为严重,借而影响到连片土地撂荒,村里人虽然心痛,但也没什么办法解决问题。

为改变这一现状,那几年,柏梓村村支两委想尽办法,一直致力于土地改造,并初步种下1400亩茶叶,以期增加当地村民经济收入,但随着时间过去,柏梓顶上的茶产业一直不温不火,预期成效远不达标。


皇天不负有心人。事情慢慢出现了“转机”,且在一个湖南人身上。

这个湖南人叫高洪成,现任凤冈县洪成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别看他是外地人,但在赋予这片土地生命力这项使命上,他做的一点也不含糊。

2009年,高洪成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来到凤冈县发展产业,虽然走访多地,但他还是一眼就看中了柏梓顶上的气候条件,加上柏梓顶上有茶叶发展基础,高洪成自己也有过种植、销售中药材的丰富经验,“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产业发展思路在他脑中萌芽。


可毕竟种药材与种茶叶还是有一定区别,但这并未难倒高洪成,爱钻研的他天天下茶园,研究茶叶生长特性,久而久之,高洪成才悟透了这本茶叶“致富经”。

接手茶园一年后,洪成团队就凭着勤奋劲将柏梓顶上的茶叶种植成功率拼到98%以上,几乎一炮而红,这鼓舞了柏梓村人的心。

期间,为更好扶持高洪成发展产业,龙泉镇党委政府与柏梓村村支两委一直积极配合,帮助他实行土地集中流转、对接企业发展优惠政策、调配用工。

基于此,高洪成发展产业的底气更足,他在柏梓顶上修建了32口蓄水池,解决了茶园的用水问题,并在茶园中安装了数套杀虫灯、远程质量监控系统等基础设施,加上基地里四通八达的机耕道,高洪成的茶园一副现代化高科技模样。


如此,这才有了现今那3280多亩茶园,“聚宝盆”雏形轮廓显现。

稳住既有茶园发展后,高洪成开始陆续引进黄精、太子参等产业,并通过套种、双面发展模式,实现了一块土地有多重收益。

在延伸各项产业上下游附加值上,高洪成也下足功夫,他大力兴建茶叶、抹茶、黄精、太子参等产品后期制品加工厂,做到了种植加工一体化。

在销售方面,高洪成的凤冈县洪成茶叶有限公司还于2015年9月正式加入“贵茶联盟”,成为“贵茶专属茶园”,与贵州省贵茶有限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签订了名优茶绿宝石、红宝石、乌龙茶、碾茶等茶叶产品巨额订单。

产品卖得好,高洪成有喜有忧。喜的是更有底气支付当地近3万名务工群众工资,忧的是他肩负的责任巨大,因为茶叶卖出去代表的是凤冈锌硒茶名声。

通过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人工除草、环保除虫、施放有机肥管护茶叶、加入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等方式,这才使高洪成放宽了心。

而后,柏梓顶上产出的茶叶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先后通过SGS、欧陆分析等权威机构的农残检测,取得500多项全部合格的好成绩,有了质量保证,柏梓顶上产出的茶叶远销海内外。


在其他产业上,由于高洪成始终坚持产品质量取胜理念,有着多年的丰富中药材销售经验,经营上同样也取得喜人收益,各项产业规模发展至太子参500余亩、黄精近600亩、抹茶700余亩......

一人富不算富,通过务工工资支付、利益联结、带动发展增加500余亩茶园等方式,高洪成还让柏梓村人乃至周边多个镇乡群众参与进产业发展过程中来,促使他们的人均年收入从过去的不足600元增长到现在的8100元。

现如今,高洪成已将户籍由湖南邵阳迁至凤冈县,定居于此,成为了当地人。而当初的撂荒地也摇身一变为“聚宝盆”,这直接证明了柏梓顶土地变革的必要性、正确性。

原标题丨凤冈:柏梓顶上产业多, 3280亩撂荒地变“聚宝盆”!

来源:贵州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